12348湖北法网 信息平台入口 无障碍阅读 微信湖北省司法厅微信二维码 微博 繁体登录注册

十堰丹江口:以优质法治保障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8-12 15:22 综合十堰市司法局

近年来,十堰丹江口市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统筹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积极营造安商、护商、惠商、亲商的法治环境,构建公平、透明、包容、和谐的政企关系,擦亮“中国水都”城市品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法治+政策”审查机制,引商更安商

坚持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完善“部门+司法局+法律顾问”重大行政决策参与机制,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持续做好涉企政策实施后评估工作,对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招商引资不正当竞争等政策措施坚决废止,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近年来,已累计审查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42件,废止13件、修改6件;对市政府招商引资合同等涉法事务,开展合法性审查167件次,提出书面建议意见289条。

建立“法治+监管”常态机制,尊商更护商

创新和推广入企检查“红蓝码”制度,加强对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的后台管理和监督,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和不规范执法等行为,实现“进一门、检一次、不扰企”,助力企业减负增效。2023年以来,已对23家行政执法单位的318批次入企检查活动,进行登记、备案和审查;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36批次,检查率同比下降18%。

认真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四张清单”、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等制度,积极推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执法新模式,让处罚更审慎、服务更主动,实现行政执法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截至目前,已调整和完善“四张清单”事项561项,建立和推行“首违不罚”清单147项、“公益减罚”清单13项、“轻微速罚”清单47项,累计免罚、减罚和抵罚200余万元。

认真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开设“涉企行政检查公示专栏”,整顿执法作风,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涉企行政检查公开、规范、透明。

建立“法治+服务”平台机制,助商更惠商

统筹律师、公证、调解、法律援助等法律资源,依托“丹i企网络+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律专区+20个乡镇法律服务站”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人工+智能”等形式,为企业开展全方位、全程式、全陪式的法律服务。

今年以来,该市100余名法律服务工作者走访180余家规上企业,提供各类法律服务事项500余件。市公证处开辟涉企公证“绿色通道”,对企业申请的公证事项,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出证,办理涉外公证80件、涉企公证5件。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参加涉企民事案件48件,提供法律援助咨询2000余人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累计受理各类民间矛盾纠纷1169件,调解成功1151件,成功率为98.4%,其中涉企纠纷7件,已全部化解。

建立“法治+文化”宣传机制,兴商更亲商

秉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关乎水都形象”的理念,围绕“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打好主动服务牌,当好为企服务“店小二”,及时解决企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加快推动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不断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归属感、安全感。

全力打造阳光政府,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每年公开政府信息4500余条,12345热线平台办理企业和群众诉求1.1万余件,诉求响应率、问题解决率、回访满意率分别达100%、85%、98%。

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培养,结合“宪法宣传周”、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推动法治宣传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近年来,丹江口市获评十堰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表现突出县(市、区),税收主题公园获评“全省五星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2人分获“全国法治宣传先进个人”、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个人等荣誉称号。

丹江口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省排名连续三年三进位,2023年跻身湖北省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市)和中部百强县(市),先后荣获“2024年中国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县(市)”“2025全国投资环境质量城市”等称号。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