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8湖北法网 信息平台入口 无障碍阅读 微信湖北省司法厅微信二维码 微博 繁体登录注册

潜江市园林街道弘扬“枫桥经验” 建立“四级联调”机制

2025-04-29 10:03 潜江市司法局

园林街道地处潜江市主城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的迅速的发展,金融、老旧小区改造、征地拆迁、房地产、物业等领域矛盾纠纷日益突出。面临新形势新特点,园林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四级联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为园林的社会治理重要实践,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一、街道联调有中心

街道成立联调中心,立足矛盾纠纷“终点站”,整合调处化解力量,完善衔接联动机制,搭好平台架构,统筹解决各类“疑难杂症”和棘手问题。一是紧密联合职能部门。针对当前矛盾纠纷跨界性、关联性、复杂性增强的实际情况,联调中心协调住建、人社、民政、自规、司法、信访、检察院、法院等职能部门联合调解,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协调配合、优势互补,将基层解纷力量由 “单打独斗”转为“整体作战”。二是明确部门调解专人。街道整合15个职能部门资源,每个职能部门安排一名专人联系对接,根据不同诉求、不同对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矛盾纠纷,邀请对应的部门联系人参与调处,实现定向式精准解纷,最大限度发挥了资源共享、联动联调。三是形成调处联动效应。健立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研判机制,每日收集汇总特殊群体、警情、信访、“12345”市长热线等矛盾纠纷信息,严格按照“严交办督结”实现矛盾纠纷化解闭环管理,每日点对点交办至社区、单位、驻点领导、责任领导,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格局。

二、司法专调有队伍

园林司法所负责业务指导,街道平安办统筹推进人民调解员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确保专业性的问题得到专业化的调解。一是队伍专职化。配强专职调解员队伍,联调中心聘请了一名退休老庭长担任中心人民调解员,24个社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了5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实现人民调解组织专职人民调解员全覆盖,组建执业律师调解队伍,参与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调解。二是能力专业化。注重调解队伍培育,对人民调解队伍开展专题培训以及个别指导,针对损害赔偿、小区物业、征地拆迁等类案进行专业调解指导。联合律师事务所,邀请优秀人民调解员、资深律师和优秀法官,从人民调解操作实务、案例分析等多角度进行专项培训,充分提升调解水平。三是调解专项化。着力构建司法专调机制,通过各部门支持与配合,组建街道物业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医疗纠纷、劳资纠纷、土地纠纷5个专业调解委员会,针对不同领域纠纷制定专门的调解规范,靶向精准破解难题。

三、社区主调有力量

社区发挥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前哨所”作用,主动排查、主动受理、及时化解,筑牢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一是主要力量有依托。社区设立调解委员会,依托“一村一警、一村一顾问”和乡贤调解人员等能人,组建不少于5人的专职调解队伍,并选任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负责社区(村)调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吸纳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加入调解队伍,不定期对社区调解队伍开展专题培训及个别指导,帮助社区提高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二是主动受理有措施。社区立足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主动靠前靠上,建立矛盾纠纷每日摸排机制,社区干部每日在责任区域内巡查走访,重点关注社区特殊群体、重点人员、矛盾多发小区、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上报社区调解中心,并当场进行初步调解安抚,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确保社区内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的受理与处理。三是主动调解有方法。各社区不断创新工作措施,打造各具特色、成效显著的“枫桥式工作法”,袁桥社区创建邻里和睦“和事佬”解纠纷工作法,东方社区创建“居警携手”一站式解纷工作法,城南社区开设“悦邻调解室”,主动调解居民烦心事、难解事,为居民提供贴心有效的矛盾调解服务。

四、小区微调有网格

网格不仅是社区管理的“神经末梢”,更是邻里矛盾的“第一响应人”,网格员走街入户,倾听民声,搭建沟通的桥梁。一是从微小事入手。街道打造“微心愿”党建品牌服务辖区居民,在24个社区(村)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小区楼栋长、党员通过入户走访“民情日志”记录居民矛盾纠纷、征集群众意愿诉求,通过上门解纷最直接的方式,对简单易解问题采取随手清、当面解,让群众提出的每个“微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二是以微活动带入。网格员召集“法律明白人”、小区“能人贤人”、业委会成员、楼栋长等,在小区内组织居民开展“湾台夜话”“板凳会”等微活动,采用“面对面”等方式,倾听呼声、了解诉求、排查纠纷,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小区物业纠纷等。三是将微项目做优。以共同缔造、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利用活动项目,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小区环境卫生,解决居民因下水管道堵塞、房屋漏水等问题产生的邻里矛盾纠纷。近年来,园林街道完成了老旧小区改造237个,19个社区(村)开展了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解决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服务、活动类等问题清单139项,小区邻里纠纷发生率大幅下降,居民氛围更为和谐。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