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8湖北法网 信息平台入口 无障碍阅读 微信湖北省司法厅微信二维码 微博 繁体登录注册

恩施州巴东县:法治风来 幸福花开

2025-10-31 16:02 恩施日报、恩施州司法局

深秋,长江巫峡口的恩施巴东,山河尽染,田野流金。在丰收号角里,法治春风正悄然改变着城乡面貌。律师进村(社区)、干警进校、法治宣传入户,这“三大工程”的推进,让一粒粒法治种子在峡江两岸破土发芽,绘就了一幅“法治风来、幸福花开”的灿烂新景。

律师进乡村 基层治理有了“好帮手”

在巴东县某乡镇,一场僵持6年的土地权属纠纷,在“律师进村”后迎来转机。律师团队入户调阅20世纪50年代土地档案,实地勘测边界,在史料、物证中寻找依据,化解土地确权纠纷。

以案为鉴、促改促治,巴东县将此案作为“活教材”,开展“土地确权回头看”行动,从源头预防同类矛盾发生。数据显示,巴东县村级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从2023年的89%跃升至2025年98%,涉法信访量同比下降明显。

律师进村(社区)如何把身子沉下去、服务提上来?巴东县出台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首创“镇聘村用+跨域调配”模式,统筹县域内外多名律师,实现了全县159个村(社区)“一村一顾问”。同时,整合律师、乡贤、网格员,成立“法治服务团”,构建“律师坐诊+调解员巡诊+法律明白人问诊”服务链,推出田间普法、乡村法治讲堂,让律师团走进寻常百姓家。

同时,组建“产业链律师专班”,将茶叶、柑橘、药材等主导产业列为重点风险防控项目,在强化权益保障、调解劳动关系、防范产业链法律风险中,筑牢产业振兴“法治盾”,守护美丽乡村。

依托智慧法治“云平台”,巴东县在偏远村设立“远程法律咨询终端”,在“云端”问诊开方,并接入“恩施州公共法律服务平台”,“AI律师”提供免费咨询,平台可查阅法律条文、解答法律问题、出具法律意见书等,“遇事找律师”成了群众共识。

干警进校园 法治阳光守护青少年

每天上学、放学时段,巴东县各中小学门口的那一抹“警察蓝”,成为守护孩子安全的温暖“警”色。

巴东县建立“一校一警”工作制,全县61所中小学均配备驻校民警。同时,开展“干警进校”活动,整合多警种组建宣讲团队,深入中小学开展法治安全教育宣讲。

严打涉校犯罪,对涉校案件从严从快处置,审慎处理未成年人犯罪并强化案例普法;强化人技安防,安装一键报警装置,加强重点人员管控与矛盾化解,筑牢安全防线。

法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巴东县深入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程,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中小学校、幼儿园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协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学生保护、安全管理、预防犯罪、依法治理等工作。

2025年,巴东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76场次,覆盖师生6万余人次,建立了16个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

法治宣传入户 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

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沿渡河镇罗溪坝社区,法治文化广场宽阔整洁,法律宣传栏、展牌等有序排列,法治文化广场成了周边群众的学法小园地。

据介绍,像这样的法治文化广场,是巴东县17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标配。

为让法入民心、法暖民生,巴东县多渠道推进“法治宣传进千家万户”行动,实施村(社区)法治教育工程,组织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法治培训,培育“法律明白人”1761名、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518个。

巴东县严格落实普法宣传全覆盖,构建“一月一主题”全年普法矩阵,12个部门牵头开展专题宣传,将法律知识传播到城乡每个角落。

此外,巴东县创新采用歌舞、音乐快板剧、小品、三句半、短视频、法律知识抢答等形式普法,以群众身边事为素材,创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可感可知的法治文化作品。

今年,“美好乡风·法治同行”等多场法治主题文艺活动陆续走上乡村大舞台,巴东县全民法治素养不断提高。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