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8湖北法网 信息平台入口 无障碍阅读 微信湖北省司法厅微信二维码 微博 繁体登录注册

孝感市孝昌县:织密劳动者权益保护网

2025-09-25 11:15 综合孝感市司法局

近年来,孝感市孝昌县创新推出“五三工作法”,联动司法、人社、法院等多部门,通过机制革新、服务升级、数字赋能,切实织密劳动者权益保护网。

锚定“三明确”,精准匹配法治需求

孝昌县明确农民工、新业态劳动者、困难职工、女职工、未成年人等五大重点群体,精准匹配维权需求,将有限资源向高频诉求领域倾斜,2025年以来,五大群体维权案件办结率达98%。

同时,明确部门协同、快速响应、源头治理“三项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季度联席会+专项调度会+联合督办”常态化协作模式,跨部门联合处置案件占比从改革前的30%提升至65%。

此外,明确以“全域覆盖、权益护实、成本归零、纠纷减量”为目标,建成“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设立1个县级法援中心、14个乡镇(区)工作站、219个村社工作室,在工业园区、工地、零工驿站布局诸多个联络点,实现重点区域服务覆盖率100%。

创新“五举措”,激活协同服务效能

在激活协同服务效能方面,孝昌县创新五项举措,不断凝聚工作合力。

在提速办上,县法律援助中心专设“劳动者维权窗口”,推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三优原则”,简单案件审批时限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2024年某建筑领域欠薪案,通过“一窗办理+快审快结”,15天内即完成从仲裁到判决全流程,较法定时限缩短60%。

在精准防上,推出“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码”,按风险等级设绿、黄、红三色预警,黄码案件3个工作日内启动联办,红码案件由司法局长签发“督办令”。2025年一季度,通过该机制化解超期未结风险案件5起,平均处置周期缩短至20天,群众满意度达98%。

在专业办上,组建劳动争议、工伤赔偿、欠薪追讨“三类专精律师团队”,对疑难案件实行“专家会诊”;针对孝昌劳务输出大县特点,在武汉、广州设立3个“异地法律援助驿站”,通过“线上APP+线下律师”双轨服务,累计为100余名外出务工者提供维权帮助。广州务工者徐某通过驿站投诉后,3日内即收到仲裁受理通知,实现“跨域维权零跑腿”。

在高效解上,构建“调解优先-仲裁衔接-诉讼兜底”递进式解纷体系,优先通过调解化解矛盾,调解成功率达75%;对进入仲裁、诉讼环节的案件,开通“绿色通道”,法院“快立快审快结”机制使案件平均办理周期缩短40%,从改革前的50天压缩至30天。

在源头控上,坚持以“法治体检+法援指南+云上指引”为路径,组织专业团队为企业开展用工风险排查,2025年已完成80家重点企业“体检”,协助修订公司制度32项;开发孝昌司法行政“掌办通”微信小程序,引入智能法律咨询机器人“孝昌小援”,集成投诉、查询、咨询功能,推送普法短视频200余条。 

强化“三保障”,巩固法治实践成果

聚焦经费保障,孝昌县将法援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兜底机制,符合条件的维权案件实现“零费用申请、零障碍办理”,2025年已为劳动者减免律师费、诉讼费等成本超50万元,切实打通“依法维权无门槛”通道。

围绕信用保障,出台《孝昌县劳动保障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将欠薪主体“黑名单”与招投标、市场准入挂钩。2024年某物业公司因欠薪被列入“黑名单”,直接丧失政府采购投标资格。制度实施后,欠薪案件数量同比下降35%,企业主动履行率提升至82%。

着眼监督保障,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组介入,通过查台账、回访群众,严查协同中的形式主义,通报3起履职不力案例,推动部门责任落实;建立“双评查”机制(当事人满意度测评+专业机构质量评查),案件质量有效提升。

孝昌县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拓展异地驿站覆盖范围,升级数字服务平台,在优化营商环境与保障民生权益的道路上持续发力,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位劳动者的奋斗之路,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民生动能。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