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东西湖区:法律援助让劳动者安“薪”更安“心”
近年来,武汉市东西湖区司法局聚焦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权益保障问题,念好“通、快、实、优”四字诀,为劳动者提供精准、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近三年,该局承办涉及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劳动者维权案件420件,累计为劳动者挽回损失970余万元。
织密服务网络,确保维权渠道“通”
东西湖区司法局构建起区、街、社区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区级层面设立法律援助中心并推行“轮派制+点援制”,方便劳动者按需选择服务;12个街道依托司法所设立工作站,提供申请初审和代办服务,133个社区则配备法律顾问,即时引导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同时还在区人社局、政务中心、综治中心等人流量集中、法律服务需求大的场所设站,形成“应援近援服务圈”。
针对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等新就业形态群体,该局依托户外工作者驿站、汇通物流港司机之家等阵地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提供法律咨询、援助及法律讲座服务。
此外,还设立“流动法律援助工作站”,结合岁末年初农民工返乡、集中外出务工的时间节点,开展送法进企业、社区、工地等主题活动150余场,围绕工资支付、新就业形态群体劳动保障及法律援助申请流程等内容宣讲,将法律服务关口前移,手把手帮助劳动者掌握依法维权路径。
完善工作机制,实现法援审批“快”
针对进城务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因讨薪、工伤损害赔偿申请法律援助的情况,东西湖区司法局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一免一简三快”(免予经济状况核查、简化程序、快速受理、快速指派、快速办结),对行动不便的劳动者则提供预约式、上门式、一站式服务。
对于基本条件具备、主要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部分材料或手续欠缺的案件,实行容缺受理,先行受理、事后补办。同时,针对异地申请法律援助的劳动者,积极通过“互联网+邮寄”方式,在受理转交申请、调查核实情况、送达法律文书等方面开展跨省协作,实现异地申请“零跑腿”。
协同多方联动,凝聚维权合力“实”
东西湖区司法局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对接工作的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法律援助案件,坚持“应援优援、依法依理、自愿公平、能调不诉”原则,对申请事项先予调解,最大限度减少当事人“诉累”,节约司法资源。
在治理欠薪工作中,积极与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共享信息,共同解决劳动纠纷,对省厅转办的司法部“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案件,同步启动联系核实、协调劳动监察介入,确保及时接受、处理和答复。
此外,还加强与区检察院沟通协作,将申请法律援助的劳动者尤其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全部纳入支持起诉范围,2024年至今已帮助27名劳动者快速启动司法程序,有效解决群众诉权行使能力弱的问题。
强化日常监管,推动服务质量“优”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东西湖区司法局建立劳动者维权法律援助专家库,选拔22名擅长劳动争议处理的律师入库,通过“一案一专家”的精准对接模式,为农民工、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群体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坚持“一季度一分析”,每季度举办全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分析会,以会代训提升团队办案能力。
在此基础上,建立劳动者维权法律援助案件100%回访机制,通过电话、问卷调查收集受援人对案件办理、服务态度、维权效果的反馈,每半年开展一次全区案件质量评估,并实行律师办案质量与补贴挂钩的差别化发放制度,近三年市区两级法律援助案卷抽查合格率均达100%。
民之所需,力之所至。下一步,东西湖区司法局将以更扎实有力的举措优化法律援助服务,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与满意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