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8湖北法网 信息平台入口 无障碍阅读 微信湖北省司法厅微信二维码 微博 繁体登录注册

恩施:校园法治宣传教育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2025-09-26 10:42 综合恩施州司法局局

“偶像剧里‘霸总的宠爱’,是不尊重他人意愿的所谓‘喜欢’,不仅是不道德的,更有可能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9月15日,恩施州恩施市司法局板桥司法所所长陈添慧以法治副校长身份走进板桥镇初级中学,与学生们探讨青春期情感行为的法律边界。

这堂生动的法治课,是恩施市创新校园普法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恩施市探索建立以“两支队伍、两类活动、两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三双”工作机制,推动校园法治宣传教育实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的生动转变。

建强“两支队伍”,破解力量薄弱难题

“什么是法?自由的边界在哪里?”9月10日,在地处恩施大峡谷深处的马者小学,该校法治副校长、市人民法院法官田秀芳以“法与自由”为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120名师生解读法律本质。

2023年以来,恩施市建立政法干警人才库与学校需求清单双向选择机制,遴选200余名法治副校长精准匹配到全市各学校。3年来,法治副校长们严格落实开展一次校园法治生态调研、讲好一堂法治课、举行一次教师法律培训、参与或指导一场校园纠纷调解等“四个一”职责,累计讲授法治课2808课时,参与或指导化解校园纠纷327起。

恩施市教育局还通过竞争性磋商引入两家律所近50名律师,实现全市学校“一校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法律顾问年均处理涉校法律事务600余件,通过合同审核规避潜在风险损失120余万元,筑牢了校园法律风险“防火墙”。

“法治副校长”和“校园法律顾问”两支队伍协同并进,形成“专业引领、常态服务”力量矩阵,有效扭转了校园普法“无人可用、专业不济”的被动局面。

创新“两类活动”,突破形式单一瓶颈

“同学们,有些看似普通的‘糖果’‘奶茶’,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大的危险!”9月16日,七里坪街道初级中学法治副校长鲁涵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讲述真实故事,为学生们解析毒品的种类、危害及防范方法。

2023年起,恩施市创新开展“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将每年9月定为“法护成长”主题宣传月,组织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深入校园,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定制化普法。全市学校投放法治宣传标语和海报2500余条(幅),利用食堂电视、校园电子屏循环播放普法短视频、微动漫。3年来,累计开展主题普法活动900余场,惠及学生9万余人次。

在恩施市实验小学,持续开展10年的少儿模拟法庭活动不断创新升级。在“法治情景剧+模拟庭审”的模式下,学生在专业律师指导下改编真实案例,扮演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完整体验庭审流程。这一活动已从一所小学的试点,发展为覆盖城区所有中小学的品牌项目,让5万余名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法治精神洗礼。

“一月一主题”和“少儿模拟法庭”两类活动以“精准供给、深度体验”双轮驱动,推动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主动参与”,让法治精神在生动实践中深深扎根。

开展“两项行动”,纾解课时不足困境

“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遇到危险该怎么办?”9月15日,屯堡司法所法治宣讲队走进屯堡乡中心小学,开展“法治护苗·快乐成长”主题宣讲。

2023年以来,恩施市司法局联合市教育局、市妇联开展“法治护苗”专项行动,推出“五个一”举措:上好一次法治课、开辟一个法治阵地、举行一次法治班会、帮助一批困难学生、组织一次展示活动。3年来,该行动已开展300余场次,将法治教育深度融入校园日常场景。

此外,恩施市司法局与市教育局联合出台制度性文件,将每年春、秋季学期的“开学法治第一课”固化为全市学校的“必修课”。精选资深律师和优秀法治副校长组成讲师团,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采用案例剖析、情景模拟、游戏问答等形式,打造兼具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法治“开学礼”。

2025年秋季开学期间,全市政法单位深入各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讲座,营造了“开学先学法”的浓厚氛围。

“法治护苗”和“开学法治第一课”两项行动,构建起“多维浸润、节点强化”的法治教育新模式,有效化解了课时瓶颈,推动校园法治宣传教育走向常态长效。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