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非遗”里的普法小剧集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荆门市不断探索普法宣传形式,创新普法载体,以“法治+非遗”为契机,积极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将法治元素融入道情、皮影戏、梁山调等本土非遗文化,涌现出一批地方文化特色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实现了“法治”与“非遗”的双向奔赴。
非遗道情
展现廉政为民新风貌
荆门市沙洋县以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为特色,联合当地民间艺人创作曲艺作品《我们是小微权力的勤务员》。作品展示了沙洋县乡镇工作人员不忘初心和使命,争做建设美丽乡村风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勤务员良好精神风貌,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按章办事、遵规守纪,取得了较好普法成效。
非遗皮影戏
赋能法治文化新突破
荆门市东宝区龙泉街道金虾河社区借助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宝沮漳皮影戏,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了皮影戏间,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创作出《八斤肉》《家风》《反电诈篇》等主题作品,其中《禁毒皮影戏》获得荆门市第二十二届社区文化节一等奖。金虾河社区还积极组织皮影戏进社区、进校园,一场场富有教育意义的皮影表演,随着小小影人儿的跳动,搭配“沮漳腔”的说唱,变化出无穷韵味,让居民在领略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让法治春风浸润民心。荆门市司法局积极发挥“互联网+文艺+法治宣传”的资源整合功能,将法治元素融入皮影戏,创作皮影戏公益普法宣传以案释法剧目《公正的裁决:充电桩纠纷》,在全市各大新闻媒体平台、室内户外广告大屏幕转发宣传,视频累计播放量万余次,点赞量5000余次。
非遗梁山调
唱响税法宣传好声音
东宝梁山调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09年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近年来曾多次走出国门,先后在法国、意大利等地表演。为让更多市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一辈了解梁山调,同时进一步加大税法宣传力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颖方式开展税收普法工作,东宝区税务局与梁山调剧团联系,根据梁山调表演特点,将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纳税服务举措和办税缴费流程编成歌词,开展“非遗梁山调,唱响税宣好声音”主题税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新鲜独特的梁山调唱税宣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让广大群众在体验传统戏曲魅力的同时,了解了税收知识。
普法工作既要入耳,也要入心,“法治+非遗”相融将无形之“法”化为有形,让大家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将法治精神深入群众心中,达到了“1+1>2”的效果。荆门市将继续挖掘本土非遗、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动“互联网+文艺+法治宣传”深度融合,创作更多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用法治文化润心,让普法更接地气。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