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8湖北法网 信息平台入口 无障碍阅读 微信湖北省司法厅微信二维码 微博 繁体登录注册

东湖评论:“四点发力”构建法治湖北新格局

2025-02-21 10:09 荆楚网

2月18日,湖北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工作成绩,分析当前司法行政工作形势,系统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以“八个突出”为具体实施路径,涵盖党的领导、法治政府建设、法治为民、改革创新四个维度,全面勾勒出法治湖北建设的崭新蓝图。

以党的领导为根和魂,在提升站位中明确前进方向。会议将“突出政治建设”置于2025年八大重点任务之首,强调毫不动摇坚持司法行政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推动政治能力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这一部署凸显了党对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司法行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党的绝对领导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最高原则、最大优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法治自信,通过党建引领法治实践,将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的具体行动,确保方向不偏、信心不减。司法行政机关要扛牢“统抓法治建设”职责,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法治建设格局。强化支点意识,把司法行政工作放在全省战略大局中去思考,找准工作着力点,以“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加强司法行政队伍的政治忠诚与专业能力,以司法行政工作的出彩为湖北支点建设添彩。

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在依法行政中瞄准效果导向。会议提出以更大力度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依法行政“求实见效”。法治政府建设既是治理能力的体现,更是优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2024年,湖北新收行政复议案件22011件,同比增长96.47%,其中85%以上的案件实现定分止争,全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5.3%。这些数字充分体现了湖北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更大力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抓紧抓严“关键少数”。切实提升“关键少数”的法治素养,推进关键少数带头尊法学法用法,切实增强法治思维,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自觉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持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健全联动工作机制,加强行政复议、信访、行政诉讼的协作配合,强化与行政执法监督机构、纪检监察机关的协调联动,形成深化诉源治理、促进依法行政的工作合力。

以公平正义为导向,在法治为民中把牢价值取向。会议明确将“法治为民”作为核心价值取向,通过法治宣传、有效供给、服务监管三大举措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法治为民的实践,既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也是法治社会根基的夯实。要创新普法形式和内容,探索“普法+文旅”模式,将法治宣传与文旅场景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普法空间,比如“普法小屋”“法治书吧”等阵地建设,将法律知识融入日常生活。要提供优质法律供给,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法律资源,创建一体化平台,提供智能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使法律知识传播更便捷、法律供给更高效。要强化矛盾调解,健全完善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联动机制,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探索司法行政机关与审判机关联合成立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关口把控,实现矛盾纠纷精确预测、精细预警、精准预防、提前化解,让群众感受到“法治就在身边”。

以改革创新为引擎,在破立并举中探索法治动向。当前,法治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原因在于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要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破除束缚法治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推进立法机制创新,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聚焦“小切口”“小快灵”立法,通过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妇女议事会等渠道吸纳民意,使立法更贴近民生需求。要加强科技支撑保障,加快智慧矫正系统应用,优化“法援+调解”机制,探索“公证+”服务新模式,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数字化转型,提升治理效能。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从局部突破向全域覆盖升级,借鉴先进地区改革经验,比如宜昌“流域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改革”、随州政务服务“总客服”等全国示范项目,打造更多法治现代化的“湖北样本”。

法治不仅是治理工具,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2025年的湖北司法行政工作会议,构建起法治建设的“四点发力”格局。要加快将蓝图部署落实落细,以司法行政工作的争先进位为湖北支点建设保驾护航,以系统思维统筹四个关键点,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更多“荆楚智慧”。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