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与宜昌市司法局、市律协达成战略合作
6月23日下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与宜昌市司法局、宜昌市律师协会在宜昌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共同致力于提升宜昌市法律人才专业素养,为法治社会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秦小建和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蕊、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市律师行业党委委员刘道炎参加签约仪式。
依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深厚的学术积淀、突出的专业优势及强大的师资力量,结合宜昌市司法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及基层治理领域的丰富实践经验,三方将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
此次合作旨在协同构建“理论-实践-研究”三位一体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锻造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法律人才;通过联合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理论与实务研究,推动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服务地方立法与执法实践的政策智慧;同时整合资源,为基层治理、公共法律服务及法治宣传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与实践保障。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双向设立“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和“法学实践教学基地”,为法学院学生提供实习、调研、法律援助等多元实践机会,并由司法行政机关配备实务导师全程指导。同时,通过互派骨干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同开发前沿实务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融。三方还将联合实施“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计划”,重点推进“司法行政人才实验班”和“青年律师双百人才计划”,定向培育高素质基层法治工作队伍。
在科研与智库建设方面,校方将依托学术力量为司法行政机关提供立法论证、执法监督等专业支持,司法局则开放典型案例与数据资源;法学院专家团队将为重大行政决策提供法律风险评估与合规审查服务,并受托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第三方评估。
此外,双方还将联动开展“法治进校园”“法治进社区”等普法活动,组织法学院师生为基层提供法律咨询与法治讲座,推动法律服务深入社会肌理。
为确保合作高效务实推进,三方将建立定期协调机制,设立专门负责人与工作团队,通过常态化工作协调会议细化落实项目,并由领导层定期接洽解决合作中的关键问题。
此次战略携手,深度融合高校的学术高地优势与地方的丰富实践沃土,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全面提升宜昌法治建设水平铺设了创新路径,对推动区域法治化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