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司法局肩扛法治宣传大旗 助力疫情依法防控
当前,全国上下正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打响一场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天门市司法局、市普法办逆难而上,主动迎战,肩扛法治宣传大旗,投身疫情防控主战场,为我市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服务和保障。
一、“面”上着手,乡村普法遍地开花
新冠疫情爆发迅猛,前所未有,针对农村群众认识不足,疏于防护,以及与疫情防控不相对应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市普法办专门编辑了去粗取精,言简意赅的《应对疫情法律明白书》;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十项防控记心间》;切合实际,实用性强的《疫情防控法律知识问答》,通过全市学法用法交流群推送宣传,并在各单位、乡镇、村组利用工作群宣传到职工、到农户。同时,充分发挥农村普法员和法律明白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利用快捷直达的“村村通”、小喇叭、宣传车,组织乡镇、村组广泛宣传,做到每天全时段,区域全覆盖,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特别是调动乡村文艺爱好者、网络达人的积极性,将疫情防控知识和法律法规编写成快板书、渔鼓词、抖音曲在网络上传唱,辐射面广,传播速度快,成为群众自我教育,相互提醒,共同提高法治意识的好方式,使防控疫情的法律法规以及政府规定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一个月来,共讲解法律知识68条,编写顺口溜30句,回答问题56个。全市26个乡镇,621个村(社区),4000余个自然湾组都流动着普法人的身影,传播着法治防疫的声音。岳口镇梁巷村负责人说:市普法办编发的法律明白书针对性强,适用性好,是战“疫”人员的好帮手。
二、“典”上用劲,以案释法精准高效
面对百年不遇、不速而至的疫情,普通老百姓一方面无知无畏、我行我素,另一方面又惶恐不安、无所适从。针对老百姓法律知识欠缺的特点,市普法办精编典型案例,通过真实的身边案例,生动、鲜活地教育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遵法守规,不出门、不串门、不聚餐、不信谣传谣,同时对不听劝阻的群众起到警示震慑作用。期间共精选编辑28个典型案例,市、乡、村、组四级联动推送9800余次,受教育群众遍及全市乡村百万余人次。杨林街道江垸小区居民舒胜平运用社区干部通过小喇叭宣传的典型案例,劝导自己家人居家不外出,使家里两位老人心服口服,宅家防疫。全小区130余户居民在疫情期间,服从社区管理规定,并主动参与社区服务。
三、“屏”上发力,律师说法深入人心
为了弘扬法治、服务大众、启迪社会,深入解析疫情防控期间社会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市司法局、市普法办与电视台开办“律师说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特别栏目。通过典型案例展现,律师说法解析,主持人现场提问方式,将全社会疫情防控纳入法治化轨道,做到法治先行、依法防控。目前已经做完三期,共运用18个典型案例解答26个问题,后期将根据疫情变化选择主题继续跟进制作。节目在天门电视台两个频道交替播放,在云上天门、天门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特别是针对老百姓思想上和模糊认识和错误行为,以及对政府规定的疑惑,从法律层面深入浅出解读,让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法律的威严、政府的关爱、社会的温暖,把党和政府的要求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让法律政策深入人心。
四、“调”上显效,矛盾纠纷依法化解
伴随疫情发展和防控措施的加强,社会矛盾逐渐突显,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将法治宣传、法治服务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普法网格培训宣传各级普法骨干、法律顾问、调解能手,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并抓住化解矛盾的机会,进一步宣传法律法规,将法治宣传和法治服务做到群众的身边、心坎上,促进全民法治水平提升,释放全社会法治正能量。黄潭镇一社区居民疫情期间因身体原因在村卫生室就诊时去世,死者家属聚集上门讨要说法,现场矛盾如火药桶般一触即发,镇司法所调解员赶到现场,一方面宣传相关法律知识,指出疫情期间聚集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将当事人请到调解中心厘清双方责任、划分赔偿数额,做到合情合理合法,矛盾双方诚恳接受,化干戈为玉帛。全市以法律为依据,以法治为手段,依法调解矛盾纠纷600余起,调解成功率99.5%。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