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惠民惠企 服务支点建设”实事项目展示⑩丨孝感:“法治+友好”双翼护航 共筑儿童友好成长路

目前,由省委依法治省办主办、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承办的“法治惠民惠企 服务支点建设”优秀实事项目宣传展示活动正在进行中,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进法治惠民惠企办实事工作,服务和保障支点建设。
活动启动以来,各地各单位推荐申报了一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解决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心关注的法治问题等方面的具体实事项目。
今日推介的优秀报名实事项目是由孝感市委依法治市办报送的孝感市司法局项目“孝感市创新‘法治副校长+智库团’模式 赋能平安法治校园建设”。
“同学们,一句侮辱性外号、一次恶意孤立或谣言,都可能构成欺凌,施暴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今年开学季,在应城市蒲阳小学举办的“法治安全教育课”上,该校法治副校长、应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杨里亚通过实际案例深度剖析“校园欺凌”“防诈骗”“校外安全”等问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让法治之光照亮成长之路。

应城市蒲阳小学举办“法治安全教育课”
校园安全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基石。近年来,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广受社会关注。孝感市以法治力量为抓手,积极探索“法治+友好”双轨并行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友好型校园环境。
法治副校长全面覆盖 夯实儿童友好法治基础
平安守护,法律先行。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是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严把‘入口关’,法治副校长需经单位推选、教育部门审核、学校聘任三道程序,并公示名单。”孝感市委依法治市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法治副校长“受聘能履职,履职有作用”,孝感市率先实现法治副校长在中小学的全覆盖配置,并创新推出“法治副校长+智库团”双轮驱动模式,通过“前端履职+后台支撑”高效协同,系统提升校园法治建设的专业性与针对性。

孝感市召开全市法治副校长智库团工作调度会
目前,全市533所中小学共聘任法治副校长876名,平均每校配备1.6名,部分学校更实现“多人组团、协同履职”。为确保法治副校长“聘得优、能履职、出实效”,孝感市严格推选程序,出台《孝感市加强法治副校长制度建设推进“法治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机制文件,明确职责、动态管理,真正让法治力量“驻”进校园、“融”入日常。
精准响应儿童需求 构建友好型成长生态
儿童友好,关键在于“响应儿童真实需求”。孝感市成立法治副校长工作智库团,设立综合协调、培训指导、课件研发等五个专业组,广泛吸纳政法骨干、高校学者、教师、社工等多元力量,形成“智库支撑、按需服务、精准响应”的运行机制。
针对校园欺凌、问题学生等痛点,法治副校长开展“一校一策”参与治理。孝南区创新实施“菜单式”教学、“订单式”服务、“融合式”体验的“三式法”,丰富法治副校长普法宣传模式,普法模式获全省推广;高新区龙店中学建成全市首个校园禁毒教育基地,法治副校长联合公安禁毒大队开展“无毒青春”系列活动,组织万余名学生参观学习;孝南区晒书台小学设立“护苗工作站”,通过“青春护航信箱”收集学生诉求,联合心理教师开展疏导;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法治副校长+少年法庭”协作,组织模拟法庭,让学生“沉浸式”学法;孝南区检察院“朝霞工作室”联合法治副校长,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不起诉+跟踪帮教”;孝感市公安局推行“驻校民警+法治副校长”双岗制,排查校园安全隐患543个,整改率100%。
机制激励与社会共治 持续释放儿童友好效应
为避免“挂名空岗”,孝感市建立学校评价、年度考核“双评价”制度,开展“优秀法治副校长”评选、精品课比武,推出《孝感市青少年法律法规知识读本》,打造“法治戏曲校园行”等特色品牌,实现法治教育的趣味化、本土化。
在一系列机制激励下,法治副校长实现从“要我履职”到“我要履职”的转变,更带动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构建起“政法力量+学校+社会”儿童保护共治格局。2023年以来,孝感市法治副校长累计开展进校讲座6000余场,帮助转化问题学生545名,全市中小学反欺凌委员会、心理咨询室覆盖率达100%,创成法治示范校112所,校园持续保持平安稳定。
(项目单位:孝感市司法局)
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