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惠民惠企 服务支点建设”实事项目展示②丨宜昌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护航企业扬帆远航

目前,由省委依法治省办主办、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承办的“法治惠民惠企 服务支点建设”优秀实事项目宣传展示活动正在进行中,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进法治惠民惠企办实事工作,服务和保障支点建设。
活动启动以来,各地各单位推荐申报了一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解决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心关注的法治问题等方面的具体实事项目。
今日推介的优秀报名实事项目是由宜昌市委依法治市办报送的宜昌市司法局项目“宜昌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护航企业扬帆远航”。
“多亏中心高效调解,我们在非洲科特迪瓦的建校项目才能顺利重启!”近日,葛洲坝集团海外项目负责人专程来到宜昌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表达感谢。这起标的额超2000万元的跨境纠纷,通过中心快速响应机制成功化解,成为宜昌以专业化法治服务护航企业“走出去”的生动实践。
宜昌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聚焦“法商同行・护企远航”品牌建设,入选2025年市直机关服务品牌典型案例,其创新模式获得司法部官网、《法治日报》等权威媒体专题报道。

2025年8月1日,宜昌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西陵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揭牌
精准破局 打造法治服务新枢纽
“中心的成立,是国家战略、省级布局与市级发展三重需求共同推动的结果。”宜昌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宜昌市2024年外贸总额达498.1亿元,同比增长13.4%,573家外贸企业对跨境法律服务的需求持续攀升。
面对全省涉外法律服务资源分散、人才不足、网点欠缺等现实问题,中心集成政策、资源与服务优势,着力构建“武汉引领、宜昌支撑”的法治服务双极格局,为企业“出海”筑牢法治屏障。

当事人咨询涉外法律问题
全链赋能 破解企业跨境难题
走进中心的多语言服务区,“前台登记—专业对接—跟踪反馈”的闭环流程井然有序。中心联合市外办、三峡大学等9家单位,已为37名海外同胞办理远程视频公证,有效突破服务时空限制。在企业端,创新推行“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成效显著:为人福药业量身定制合规方案,助力绿色化工企业避免经济损失12.6万元,累计办理涉外公证700余件,覆盖12个国家。
在跨境纠纷化解方面,中心展现出专业效率。2025年9月,仅用15个工作日为武汉某公司成功追回与马来西亚客商知识产权纠纷的60余万元损失。依托盈科、大成等律所的全球网络资源,中心构建“一小时法律服务生态圈”,已响应企业跨境合规、知识产权等各类诉求60余项。

宜昌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举办涉外婚姻家事及财富管理法律实务专题讲座
织密网络 实现服务全域覆盖
“在自贸片区服务站提交材料,当天就拿到了公证预审意见。”某新能源企业法务张女士的体验,是中心服务网络高效运转的缩影。目前,“1个中心+7个站点+N个窗口”的三级服务体系已全面铺开:7个维护侨益法律服务站深入自贸片区与产业新区,N个便民窗口遍布商圈园区,共同构建起“3公里服务圈”。目前,中心已服务外贸企业超50家,化解纠纷标的额超过2600万元。
中心还通过开展“企业涉外法律合规调整与应对”等系列特色讲堂,持续提升市场主体跨境合规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让更多企业“懂规则、会防范、走得稳”。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法商融合路径,不断完善涉外法律服务网络。”宜昌市司法局负责人表示,中心将继续擦亮“宜昌法治服务”品牌,为湖北支点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项目单位:宜昌市司法局)
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