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8湖北法网 信息平台入口 无障碍阅读 微信湖北省司法厅微信二维码 微博 繁体登录注册

武汉蔡甸:以法援为支点 增进民生福祉

2025-05-27 09:23 蔡甸区司法局

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重大使命任务。蔡甸区司法局聚焦基层治理与民生保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创新打造法律援助支点工程,以“四民一保”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一、“优保障”司法为民,为弱势群体“撑腰”

建立“支持起诉+法律援助”衔接机制,对经济困难但申请事项不属于《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事项的当事人,在尊重处分权的前提下,通过协作机制补位履职。2025年3月18日,蔡甸区人民检察院与区司法局召开“支持起诉+法律援助”为民解忧联席会,针对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进一步明确加大支持起诉和法律援助力度。蔡甸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的8起案件,经区检察院支持起诉已全部立案审理。民事检察支持起诉和法律援助协作机制是司法为民的有力表现,是不断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方式的有力体现。

二、“降门槛”司法惠民,为困难群体帮扶

蔡甸区司法局坚持“应援尽援”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法律援助工作的着力点,针对群众实际法律需求在规定范围内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受援门槛,扩大受援范围,减轻受援人经济负担,惠及更多有法律援助需求的低收入群众,一年来共为197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诉讼服务,法律援助覆盖人群逐步扩展至武汉市最低工资标准(2210元)以下群体。

三、“加速度”司法利民,为劳动人民服务

蔡甸区司法局主动与区劳动保障部门建立横向联动机制,通过源头治理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畅通"法律援助+市域通办"申请渠道,直接收集用人单位及包工头欠薪证据,农民工无需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例如:2024年底,殷某等68名武汉某科技公司员工因企业资金链断裂被拖欠工资共计98万元,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后,该中心立即启动农民工维权快速通道,实现当天申请受理、当天审批指派法援律师,该案件从申请到调解结案仅用时15天,“司法+人社”联动机制为劳动者维权按下“快捷键”,跑出“加速度”。

四、“入民心”司法便民,为法治乡村振兴

蔡甸区司法局聚焦“三农”纠纷化解与“三类”重点服务对象(农村留守群体、特殊困难群体、涉农经营主体)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百村·入万户”专题活动。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护航乡村振兴。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结合“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专项行动,重点宣传《民法典》《法律援助法》和《湖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二是加大调解力度,深化援调对接。创新发展新时代蔡甸“枫桥经验”,进一步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司法鉴定、行政复议等资源,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构建“排查-化解-预防”全链条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三是加大帮扶力度,法援纾困惠民。深化“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重点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儿童、残疾人、农民工等群体援助,推动刑事辩护全覆盖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效衔接。

五、“强培训”司法保障,为法援队伍赋能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安排,常态化开展法律援助培训,一是实施司法所所长、法律援助工作站负责人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开展全区村(社区)民调主任及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工作人员专项培训12场次,系统讲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实务操作,着力破解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二是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年度轮训制度,围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刑事辩护全覆盖等核心业务,开展政治素养与执业技能双提升培训,实行培训考核与办案质量挂钩机制,持续强化法律援助律师的责任意识与专业能力。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